由于天然含量甚少,碳化硅主要多為人造。常見的方法是將石英砂與焦炭混合,利用其中的二氧化硅和石油焦,加入和木屑,置入電爐中煤質增碳劑,加熱到2000°C左右高溫,經過各種化學工藝流程后得到碳化硅微粉。碳化硅(SiC)因其很大的硬度而成為一種重要的磨料,但其應用范圍卻超過一般的磨料。例如,它所具有的耐高溫性、導熱性而成為隧道窯或梭式窯的窯具材料之一,它所具有的導電性使其成為一種重要的電加熱元件等。

中國碳化硅冶煉生產工藝、技術裝備和單噸能耗達到水平。黑、綠碳化硅原塊的質量水平也屬。中國碳化硅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:一是在生產過程中很少使用大型機械設備,很多工序依靠人力完成
硅鐵,人均碳化硅產量較低;二是在碳化硅深加工產品上,對粒度砂和微粉產品的質量管理不夠精細,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不夠;三是某些產品的性能指標與發達國家同類產品相比有一定差距;四是冶煉過程中直接排放。國外主要企業基本實現了封閉冶煉,而中國碳化硅冶煉幾乎全部是開放式冶煉,全部直排。

碳化硅主要有四大應用領域,即:功能陶瓷、耐火材料、磨料及冶金原料。碳化硅粗料已能大量供應
石墨化增碳劑,不能算高新技術產品,而技術含量極高 的納米級碳化硅粉體的應用短時間不可能形成規模經濟。⑴ 作為磨料,可用來做磨具,如砂輪、油石、磨頭、砂瓦類等。⑵ 作為冶金脫氧劑和耐高溫材料。⑶ 高純度的單晶,可用于制造半導體、制造碳化硅纖維。主要用途:用于3-12英寸單晶硅、多晶硅、鉀、石英晶體等線切割。太陽能光伏產業、半導體產業、壓電晶體產業工程性加工材料。用于半導體、避雷針、電路元件、高溫應用、紫外光偵檢器、結構材料、天文、碟剎、離合器、柴油微粒濾清器、細絲高溫計、陶瓷薄膜、裁切工具、加熱元件、、珠寶、鋼、護具、觸媒擔體等領域。

我國是碳化硅的生產國和出口國,碳化硅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,目前其冶煉生產工藝、技術裝備和單噸能耗已經達到了水平,黑、綠碳化硅原塊的質量水平也屬。此外,我國碳化硅技術水平還可從技術情況來表現,通過搜索到的碳化硅相關情況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1月底,我國碳化硅相關申請數量達到了36008件。碳化硅,碳化硅廠家

碳化硅一種人工合成原料,以Si02含量不少于97%的天然硅石(硅砂)與焦炭(或煤)為基本原料,加入少量鹽和木屑,用電阻爐在2000—2500~C溫度下合成。
用途:
1、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的應用
利用碳化硅具有耐高溫,強度大,導熱性能良好,抗沖擊,作高溫間接加熱材料,如堅罐蒸餾爐。精餾爐塔盤,鋁電解槽,銅熔化爐內襯,爐用弧型板,熱電偶保護管等。
2、鋼鐵行業方面的應用
利用碳化硅的耐腐蝕??篃釠_擊耐磨損。導熱好的特點,用于大型高爐內襯提高了使用壽命。

在灰鐵、球鐵和可鍛鑄鐵方面,都是通過SiC+FeO=Si+Fe+CO[1]這個反應,用SiC來降低FeO和MnO在渣中的含量,從而凈化鐵液。由于碳化硅的熔點較高,加入碳化硅的時間是關鍵,如果加入太晚,碳化硅未全部進行熔解擴散,其中未熔融的碳化硅會以顆粒狀的形態存在于鐵液中,在鐵液澆注后反而會形成渣眼;如果加入時間太長,鐵液經過長時間的熔煉后,碳化硅所形成的形核也會慢慢消失,只能起到簡單的增硅作用。因此建議,碳化硅的加入時間好是在中頻爐熔融1/3爐料時,并且爐料已經化清時加入,伴隨著鐵液的攪拌作用,碳化硅的擴散效果會更好。筆者公司通過對比不加和加1%碳化硅的原鐵液白口,檢測三角試塊對比(圖4、圖5),加入碳化硅的原鐵液白口為6mm,不加碳化硅的原鐵液白口為10mm。由于碳化硅經過一系列的冶金反應,反應產物中非平衡石墨可作為石墨生長的有效,降低了原鐵液的白口傾向。